宇宙人針對特定時勢而發表的個人看法。針對比較有時效性的時事議題,連結到工作、職涯或個人經驗,而撰寫的時事文章。

CuboAi事件- 工作不求榮華富貴,只求永保安康

CuboAi事件已經讓全台灣工作者震撼了好幾天,藉由部分的已知資訊,有人從勞方的角度來嘗試分析整個事件,也有人從資方的角度進行分析,但筆者認為,除了預謀殺人很可能是事實之外,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看到此事件更完整的資訊,因此現在來做分析似乎過早。

不過在職場上,我們很有可能遇到這個新聞事件裡所發生的各種狀況,這篇文章嘗試把焦點鎖定在「安全離職」這件事上來做一些分享,希望對尚未遇過、之前沒有想太多的讀者有一些實質的幫助,並做一些看似無關緊要,但或許可以保護自己的具體方法。

閱讀全文CuboAi事件- 工作不求榮華富貴,只求永保安康

《魷魚遊戲》App:別當真,這只是影集的週邊商品

Netflix到底為什麼要推出《魷魚遊戲》手機遊戲呢?有所謂的遊戲從業人員開始煞有介事、一本正經地從各種角度分析這款遊戲,然而這是一款值得研究的遊戲嗎?我們需要分析他的商業價值甚至獲利潛力嗎甚至抄襲什麼遊戲的架構嗎?其實完全不需要。

遊戲產業的從業人員說遊戲的設計往往走在時代的尖端,創造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實際上是這樣的嗎?並不是喔!遊戲產業引以為傲的「訂閱制」,始祖可能是養樂多媽媽、報紙、羊奶。VIP制的始祖可能是非法賭博業、銀行理財、百貨頁、精品業。預防流失的機制則存在於各行各業,電信產業年約到期前開始放福利、搶人,不就是最明顯的案例嗎?再古早一點,柑仔店的阿嬤就已經發明出集點卡了,為的就是讓小朋友持續來買、多買一點。

所以遊戲產業並沒有創造出什麼偉大的商業模式,而是借鏡不同產業的機制,套用在「娛樂」用的商品上,並藉由相對便宜的費用,創造出營收,如此而已。

閱讀全文《魷魚遊戲》App:別當真,這只是影集的週邊商品

網路謠言如何操控人心?揭露假新聞的危害與辨別技巧

這篇文章探討假新聞的危害,分析其如何透過真假混雜迷惑讀者、激發情緒並誘導轉發。透過編造廉價打火機爆炸的虛構新聞,強調假消息以真實細節增加可信度,進而廣泛傳播。假訊息背後可能隱含商業或政治操控動機,讓人難以辨別。為防範假新聞,讀者應具備批判性思維,不輕易轉發來源不明的訊息,並利用查核工具確保真實性。

閱讀全文網路謠言如何操控人心?揭露假新聞的危害與辨別技巧

麥當勞的獵人卡事件- 其實不是公關危機

麥當勞的「獵人卡」事件看似一場公關危機,實則是一場精心策劃的事件行銷。從網紅未經確認的產品寄送,到話題發酵引發熱議,再到最終的排隊熱潮與銷售轉換,這波操作不僅為品牌帶來了難以估量的聲量,甚至可能是刻意製造的行銷事件。對於企業而言,事件行銷的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甚至創造事件,以最低成本達成最大效益,而麥當勞這次的操作正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閱讀全文麥當勞的獵人卡事件- 其實不是公關危機

《黑神話:悟空》(Black Myth: Wukong)的商業成功疑問

《黑神話:悟空》(Black Myth: Wukong)憑藉出色的市場定位和靈活的定價策略,在全球遊戲市場取得商業成功。雖然遊戲的玩法和畫面表現中規中矩,並未帶來突破性創新,但其文化元素與行銷策略的巧妙結合,成功吸引大量玩家關注。本文將深入探討該遊戲的成功關鍵,分析行銷、文化影響及產品定位,並比較其與其他AAA大作的異…

閱讀全文《黑神話:悟空》(Black Myth: Wukong)的商業成功疑問